第290章 “我去当电灯泡不太好吧?”

作者:软甜野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栗蓉忍不住笑了两声儿:“知道了,不过现在这个电话是我装回来的,你记一下......”

赵青松记下了电话,但也知道栗蓉不会时时刻刻都在家接电话的。

建厂的事情,就是交给了沈老板,为了尽快启动服装厂,厂子砌完了砖,头顶就是铁皮一盖。

机器还没到,栗蓉和徐静丹忙着找劳工。

早在改革初期,粤地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抢下了中西方合作发展的机遇。

七八年时,升级过后的深城和珠海,用来吸收海外资金,引进技术和设备,做成进出口基地。

后面在总理的改革下,出了一个经济特区,深城。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拉开帷幕,更有流传到后世的“深圳速度”——三天一层楼。

粤地不仅特区机会多,羊城也有了崛起的苗头,国内外有头脑的人,闻风而来。

粤地的工厂一座座建起,各地来粤的人不少,为粤地的劳动力提供了基础。

所以栗蓉她们很快就招到了需要的劳动力,主要是女工多,男工也有,毕竟装卸货的时候,不好让女人扛。

甚至还有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还找工作。

栗蓉有些唏嘘,她不知道这时候对于童工的界限是什么样的,但是她一个经历过后世教育洗礼的人,是万万不会接受这些小孩的。

没有十八岁也不要。

就怕哪天出了什么问题。

羊城很多服装厂都是从来料加工起步的,就是别人提供样衣和原材料,工厂加工好了,再次送出去。

但是栗蓉她们不一样,她们先瞄准了国内服装市场。

而且,栗蓉有想法,她会自己设计衣服,不需要承接来料加工,还有个原因,就是她们现在刚起步,什么都没有,“蓝海时装”说出去别人都是没听过的。

所以在购进机器时,栗蓉和徐静丹决定,除了缝纫机,还花了大价钱进口大型自动纺织机器。

厂房,劳动力,机器都有了,栗蓉她们开始琢磨要做什么衣服。

羊城现在三月下旬,过不久就得进入夏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