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去年这位安置灾民的一系列举措,宋溪溪觉得自己的猜测没有错,对接下来要谈的事又多了几分信心。
杜巍看到宋溪溪的第一眼,亦是诧异了一瞬。
虽然从仇捕头常捕快等人的口中,知道眼前这个小姑娘天生神力,勇猛异常,以一己之力拦住十几个恶贼的去路,但是这副瘦伶伶的模样,与他想象中壮实有力的模样大相径庭。
不愧是在而立之年坐上知府位置的人,杜巍很快调整好表情,起身走到宋溪溪面前,看不到一丝官架子:“小姑娘,你叫宋溪溪?”
见他不介意自己没有磕头行礼,宋溪溪乐得继续当一个“不懂规矩”的乡下丫头:“是。”
杜巍从她的脸上看不到敬畏害怕之色,眼里的兴味更浓:“哪个宋,哪个溪?”
宋溪溪没有多想,如实将自己名字里的两个字说了出来。
据说原身五行缺水,宋家特意请了个老童生给她取名,这才得“溪溪”二字作为名字。
杜巍意外道:“小丫头在念书?”
宋溪溪含糊道:“隔壁村子有个书生,闲时跟他学了几个字。”
杜巍追问道:“学了多久?识得多少字?”
宋溪溪纳闷:不是来说二百五的事么,怎么问起她的个人的事来了?
心里这么想着,她慎重道:“去年开始学,至今识得七八百个字。”
实际上识得的字要多出一倍,不过这种识字的速度太惊人了,在外人面前没必要这么高调。
饶是如此,杜巍也惊到了,心里对她的评价又多了一个“聪明伶俐”。
接着,宋溪溪又被问起家里的情况。
得知好吃不贵的豆制品,就是宋家最先琢磨出来的,还带领村子里的人一起做生意,让大多数人家摆脱了窘境,杜巍更是高兴的连夸了几个好。
待宋家的一应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杜巍对宋溪溪的称呼也从“小姑娘”变成了“溪溪”,不知道的还以为宋溪溪是他的子侄后辈呢。
一番闲拉家常之后,知府大人终于回归正题,指着巴巴地想出去玩的二百五笑道:“这犬的模样倒是特别,与我曾经见过的狼颇为相似,溪溪是从何处得到的?”
二百五的真正来历肯定不能说,宋溪溪便拿出之前搪塞赵明朗的那套说辞。
杜巍听罢,追问道:“这些番邦商人有没有说它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