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这些年做的到底有多过分,她都一清二楚。
甚至有些事情连李承乾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她都知道。
可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李承乾会这么心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过这个频频伤害自己的人。
“跟兄弟情分没关系。”
“或者说,我们两个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兄弟情分。”
“甚至若有一天他与小初子同时出现危险,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去选择救小初子,而不是救他。”
“但他毕竟是咱大唐的皇子呀,毕竟是我父皇母后的嫡亲骨血呀。”
“若他死了,父皇母后会伤心的。”
李承乾满眼都是无奈:“况且,大唐已经经历过一次玄武门之变了,不能在经历一次了,天下老百姓,会笑话我们的。”
随着他与这时代的交融。
他也越来越能与这时代的人感同身受。
在后世时,他或许不理解,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会沉寂那么长时间,甚至会向北漠突厥低头。
他更不明白,李世民的手中明明有三十多万军队在关内道,但为何会被北漠突厥的十余万人给打的节节败退呢?
是大唐的军兵不如北漠突厥吗?
或许两方的确是有一定差距的,但绝对不会如此不堪。
而在来到这里之后,他明白了。
那场玄武门之变,虽被史书只用了一个篇幅带过,但对这时代的伤害可不是那短短的几百个字就能描绘的出来的。
李建成那再怎么说也是太子呀,也是未来的储君呀。
他的手下,怎会没有嫡系与亲枝近派呢?
魏征也好,苏定方也罢,甚至是罗艺这等都成了封疆大吏的人,那不都是他的人吗?
李世民虽功高,虽帐下也有许多精兵强将,但相比于整个大唐来说也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