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可以出去,但是得留根,也就是给后人留下一块安身之地。
所以都是村里的老人不想出去住,得给后人守着一份田地。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外面这么繁华,这些老两三辈的人,还是不愿意搬出去。
难道不想天天陪着儿孙啥的,享受天伦之乐?
不过也不是没有,但是比较少。
传说,在古代,村子里人更多。
不过,很多在外面发财了的都搬出去了?
后来呢,有的家道中落,想回村,结果回来什么都没有了。
还有一些在外面得罪了大官,在古代嘛,得罪大官,那灭你全家都是家常便饭,然后想着躲回山里。
这山里,那些当官的也找不到更何况,在古代的时候,村里还出人在山上设置有寨门呢。
几个人配着弓箭,你就算派军队来都没用,上山的路只有这么一条一两米宽的路,来再多也白搭,又没有迫击炮啥的。
结果和前面一样,这些回来的人,要地没地要家没家,然后又被赶出了村。
最多村人看着都是原来都是一个村的,或者是亲戚,给点粮食啥的。
所以,慢慢的,村里就形成了这种思想。
搬出去可以,小辈的出去,这样生活过得也好。
不过老人得留下看祖地,外面的到了一定年纪,也会回村安享晚年。
不过,在那个时候,村里的规矩更严,不是说你搬出去了想回来就回来的。
村子只有这么大,古代也没有计划生育,每家每户两三个都是正常的。
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基本上每家只有留下一个男丁。
其余的给分家钱,自己出去讨生活,所以一直村里都没有什么人。
这两百多户,还是这一百多年才形成的,在之前,也就百十来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