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用烧的木炭慢慢过滤一下,得到比较澄清的咸水,然后就放大锅里进行熬煮了。
等水干了,锅底就是一层盐。
也就是拿来喂牲口,毕竟牛马这些要吃盐的,村子周围也没有盐矿石给他们舔不是?
至于人,那就没有人会吃这种盐巴了,都是买外面的加碘盐,毕竟大脖子病可不是闹着玩的。
听说在古代,村里还组织人熬煮盐巴,贩卖私盐。
不过都是小量的,并且偷偷摸摸的,怕被别人发现了眼红。毕竟那个时代,人不如狗。
后来随着解放,盐不值钱了,也没有在熬盐了。
还有几个原因,这让诚鑫不得不往这方面猜想。
有专家说过,在远古,这山城一带也在海里,不过随着地质地貌的变化,这片地才露出海面。
在诚鑫下乱石谷山的那条山脉,如果不往下走,沿着山体在前行几公里,就有一断比较低的山体。
比村里最低的小河沟还要低大几米呢,朝外也是几十米的悬崖,就像一道水坝一样。
不过长度不到一千米,宽度也有几百米,上面光秃秃的,连泥巴都没有一块。
然后这悬崖下面有个大水坑,好像瀑布冲击的一样,现在里面也全是淡水,从两座山脉上游流进去的。
毕竟两座山脉中间的山谷里,也有一条小河沟。
至于流向何方,诚鑫也用现在的卫星地图查看了一下,从山城流向贵省,在到h省边界内,然后流向g西省,最后在g东省流入南海。
全长多少没有人测量过,水流量也不是很大。
外加都是在偏远的山林地带,也没有人太关注着条小河沟,也就好奇的诚鑫,用卫星地图查了一下。
回到乱石谷,这乱石谷在村里还有一个叫法,那就是阴阳谷。
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叫法呢?这就得从乱石谷特殊的环境来说了。
这乱石谷,在从村里下到谷地前面四五公里的地方,就有一座山。
说是山,但那是在谷低看,也没有村前的小河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