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铁城,并不重视科举虚名。
这些读书人,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
谁不是在科举之途上,屡屡碰壁呢?
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何其难也?
家里没有足够的资财,可供不起屡考不中的读书人。
他们需要养家,需要谋取生计。
贫寒出身,一辈子大概就止步于此了。
家里都吃不上饭,还能高中状元啥的。
那都是话本中的故事。
你路费都没有,怎么去京城参加春闱会试?
同年、相邻资助?
别开玩笑了。
一走半年,几百上千里路。
还得打点,彼此交友花费。
没几十两银子的花销,你根本下不来。
谁帮得起你?
所以,一般的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个举人。
这样,家里的赋税全免,还有资格参与选官。
当个吏员啥的,问题都不大。
你家免税了。
就有不少百姓,把田亩主动挂靠到你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