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意之至,乐意之至。”几位院士给郑淳让出一个位置,让其坐下,“我们这几个老家伙毕竟没有亲自修建过海底隧道,所以有些理论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实际可行不可行。”
“不过郑工你曾主持修建过胶州湾海底隧道,理论转换到实际这块,你可要比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强。”
“晚辈不敢当。”郑淳恭敬答道。
客气一番后,众人便再次进入正题。
有了郑淳这位曾修建过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工程师加入,确实使交谈的氛围更加热烈。
院士们在讲。
顾律在听。
以他现在的能力,完全跟上十几位院士的思路还是太过于勉强。
而且还是在这种十几位院士一点都不藏私的情况下。
所以,顾律只能理解一部分。
剩下那些暂时吃不透的,就死记硬背下来。
没错,记忆力强,就是可以这么为所欲为!
…………
九点四十分的时候,坐在茶水间的院士们停下讨论,移步到楼下的会堂。
顾律来到自己那个角落处的位置,神色平淡的坐下。
十点钟,施工前研讨会第二天的会议开始。
在昨天,已经经过全体投票决定,渤海隧道的施工,将采用李院士提出的“南沉北盾”方案。
而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任务,就是以李院士那张施工概念图为蓝本,进行每一个具体施工细节的确定。
骨骼已经有了。
而在座一百多位专家的任务,就是在骨骼上填补血肉和筋脉。
比如说,在沉埋隧道段,挖掘基槽时,应使用哪种挖掘机,基槽的深度和宽度如何,排泥管道的铺设路线等等,都需要一一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