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话,顾律自然是希望将这篇论文投稿到数学年刊。
况且,顾律这篇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达到被数学年刊收录的标准。
上一次,顾律的那篇解决极小模型纲领第二问题的论文,之所以没有投稿到数学年刊,是因为那篇论文的质量还不到被其收录的标准。
投稿过去,仍旧会被打回来而已。
所以顾律老老实实的投稿到了同为数学界“四大期刊”的数学新进展。
但这次,顾律手中的这篇论文是足以达到数学年刊的收录标准。
不过,顾律犹豫了。
投稿到数学年刊确实不错,既达成自己多年的愿望,又可以从学校那边另一笔不菲的奖金。
但
数学年刊的审稿周期,是一个硬伤。
要清楚,数学年刊的平均审稿周期,是半年,整整六个月。
虽然顾律现在在数学圈子里有了些许的名气,但审稿周期顶多被缩减到三个月左右。
可三个月,顾律等不了。
三个月之后,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早就开完了,那个时候顾律的研究成果才刊载出来,显然是黄瓜菜都凉了。
因此,犹豫了一番后,顾律还是选择将该论文继续继续投稿到数学新进展。
原因很简单。
顾律还记得上次,数学新进展的马克龙主编曾主动联系过自己,希望和自己建立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
顾律那次是模棱两可的回复了。
这次,顾律可以通过走马克龙主编的“后门”,短时间内,完成论文的审核与刊载。
这样速度,肯定要比直接投稿到数学年刊快很多。
说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