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然大学生已经变成不值钱的存在,但优秀大学的毕业生还是可以在各行各业相当吃香。
而高考的成绩,就是许多学生敲开大学大门的敲门砖。
…………
上午九点,语文考试正式开考。
汇文中学的某个考场内,一位长得有些胖乎乎的男生正在奋笔疾书的答题。
这位考生叫做潘祖安,是汇文中学一位普通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上。
当然,这个中等偏上是相对于汇文中学这所重点高中而言。
在之前五月份的最后一次模考中,潘祖安的排名位列全区一千三百二十名。
这个排名在他们汇文中学只是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准,但是要把这个成绩放在别的普通中学的话,潘祖安的成绩足以冲击全校前五十。
今年的语文卷的难度和去年差不多持平,并且题型和考察的知识点翻来覆去就那些。
古诗词理解和阅读理解都有相对固定的答题模板。
所以潘祖安作答起来很是轻松。
正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潘祖安胖乎乎的小手握着碳素笔,笔尖在答题卷上笔走龙蛇,脸上的表情无比自信。
一副胜券在握,万事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
一个小时不到,潘祖安就来到诗词填空题。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潘祖安最擅长的就是这种类型的题目,高中时期所有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潘祖安早就背的滚瓜烂熟。
无论是现在这种根据诗句理解填写,还是更加变态的给你下半句让你填写上半句,潘祖安就可以从容不迫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