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活动手指,顾律将手中的钢笔在指尖上转出一个笔花。
“开干吧!”
半个小时后……
足足用了十页a4纸,顾律才将量子纠缠系统的结构简图绘制了出来。
将十页a4纸对齐了一下,用订书机钉起来后,顾律起身,来到坐在实验室另一角的郭院士身旁。
“郭老,结构简图我已经搞定了,您过目一下。”
顾律将装订好的量子纠缠系统简化结构图递给郭院士。
“嚯,这么快!”郭院士先是惊讶了一下,接着戴上老花眼镜开始一页页翻看起来。
虽然顾律的画技不咋地,但是因为这幅量子纠缠系统的理论基调是郭院士和顾律一同定下来的,所以即便顾律的画技有点简陋,郭院士还是可以一眼就能看懂。
顾律和郭院士商讨出的这个二十五位量子比特纠缠系统,是以八光子系统作为基础的,利用每个光子的三个自由度:路径、偏振和轨道角动量,拓展为二十五位的量子比特。
这种方式也被称之为“超量子纠缠”。
顾律和郭院士采用的这种方式和传统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按照传统的方式,一般是通过采取增加光子数或者离子数来增加量子比特数。
比如说二十五位量子纠缠系统,里面就是含有二十五个光子的系统为基础。
但是顾律采用的这种方式,是利用多个自由度能够更高效提高拓展量子比特数。
顾律和郭院士所构想的这种方式和传统方式相比,拥有很多的优点。
比如说,能在相同量子比特下使用更少的粒子(光子)数,从而进一步增加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或者是某些需要大量计算量和存储量的量子信息技术也将受益,例如量子超密编码、简化量子逻辑门技术以及多自由度单光子传输技术等。
当然……
顾律和郭院士这种采用多粒子多自由度提高量子比特位数的全新方式,之前并没有人实现过。
在理论上,这个方式是相当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