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了,劳烦赵公公了。”
“好,老奴传到了话,这便回去了。”
赵玄林也极为猖狂,他没有跟皇帝赵烁请安,更没有等皇帝授权他离开,便慢慢悠悠的转身离去。
赵烁看着那挨千刀的背影,咬了咬牙。
对呆愣如木头的李淮说道:“备车,随朕去一趟延福宫。”
……
“陛下,臣李纲求见。”
文德殿外,穿着甲胄的李纲早已等候。
赵烁停下车驾,问道:“李爱卿,有何事奏?”
“陛下,太上皇归来了。”
“朕知道了,朕刚才跟张太尉去巡检了军备司。”
赵烁明白,如今能称之为自己股肱之臣、左膀右臂的两人绝对是李纲跟张叔夜。
张叔夜就不说了,他不是忠诚于皇帝。
而是忠于大宋。
跟大明的兵部尚书于谦一样。
这样的人,投靠的往往是对王朝最有用的君王。
这一点,赵烁还是相当有自信的。
自己就是比宋徽宗强。
至于李纲,他跟宋徽宗早已君臣离心。
当初第一次京东保卫战,宋徽宗让李纲做汴京守壁使。
李纲提出来的条件就是他负责守城可以,不过要让宋徽宗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