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打脸来得又快又急。
一炷香的时辰后,唐老先生开始阅卷。
“这首还可以。”
“这首不行。”
“周松不愧是周松,这水平,老夫当年都自叹不如!”
……
唐先生其实有点信了学子们的质疑,觉得澹台镜第一场就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他刚好背过别人的一首同题材的诗,所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诗作写出来。
他故意落在最后,走到了澹台镜的桌前。
然后,他沉默了。
最后,他又宣布,这第二场比试的第一名,依旧是澹台镜。
学子们一片哗然。
看客们更是议论纷纷。
他们的质疑声,简直是铺天盖地。
周松健步如飞地走到了澹台镜的桌前,举起诗作就看!
这首诗当然让他无话可说!
其他人在看过澹台镜的第二首诗之后,也都闭嘴了。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座高山。
让他们望而生畏。
唐先生有些不甘,他提出比第三场,这第三场以秋蝉为题。
然后,澹台镜又夺得了第一名。
万物可一、可二、不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