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心下有诸多疑惑,但他不敢多问,照办就行:
“臣领旨,臣稍后便将这些资料送到陛下面前,供陛下查阅。”
秦政安排了汪海几件事后,神色认真的吩咐他:
“相比起上面这些事,还有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要你去办,还得抓紧时间去办,务必得在短时间里办好。”
汪海顿时神色一正,道:
“请陛下吩咐,臣定会按照陛下的要求办好。”
秦政点了点头,看了看汪海。
接下来的这件事,也是在考察他的办事能力如何,是对他的一个考验。
“汪海,探事府目前具体有多少人?”
汪海身为探事府总管,执掌近十年,对探事府的事务也是极其的熟悉:
“陛下,探事府的人数一直维持在万余人左右。
包括“宫门卫”五千人,“探事司”五千人。
探事司除去处理日常事务的文职办事官,真正的行动人员大约在四千五百余人,加之探事司的人只能在京畿一地活动,
总的来说,人手相对足够。”
听了汪海的汇报,秦政摇了摇头:
“人数还是有点少,要将探事府的探子散布到大康各州各郡,必须得扩编人手才行。”
汪海听到秦政的这句话后,先是愣了一下,而后眼神一惊,进而心下一喜。
他敏锐的意识到,探事府或许会迎来一场莫大的机遇。
汪海没有隐藏自己的内心猜测,小心翼翼的请示秦政:
“陛下,臣听您的意思,是打算扩编探事司,其活动范围也不在局限于京畿之地,而是要向大康各地扩展?”
看着汪海询问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