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百废待兴

作者:湖州小老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刘镛提议道:这些年我们一路走得艰辛,全仗大家同心协力才度过种种难关,如今大家手里都有点钱,不妨修一个丝业会馆,用于公会办公、议事,维护丝商利益,它既是我们这些丝业同行的娘家,也是我们南浔丝商的精神所在,代表我们浔商的形象。

刘镛的提议得到众丝商一致认同,大家讨论分工,有的负责上报禀请藩司批准,有的负责择地,有的负责筹集费用,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施工。大家兴致高昂,一个月后便有了眉目,看中的地块位于广惠宫旁,南北东西皆便利,离丝行埭也只百步之遥。同时,大家一致认为,广惠宫是南浔的象征,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应该重新修缮完整。

刘镛忙于公会中事,倒也暂时忘了心中烦恼,眼见刘宅就要上梁,为了筹备上梁酒,刘镛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太平军的进入,南浔人似乎都好久没有办过大喜事了,刘镛便趁着办上梁酒的机会大宴宾客,依他自己的想法,也算是为刘家冲冲喜,或许灾祸就消失了呢。

上梁那日,刘镛借顾宅百桌厅大摆筵席,除了丝业同行,街坊邻居,镇上凡沾亲带故的都来了,且刘镛在请柬上注明不收贺仪,所以大家吃得开开心心,临走还能带走上梁的糕粽团圆,象征着‘高中、团圆’。

上梁酒摆在中午,等大伙儿走完以后,刘镛谢过顾家人,准备去工地瞅瞅。

工地上,正厅的正梁已经架好,上门裹着鲜红的绸缎,挂着八枚铜钱。午时三刻,上梁时刻到,鞭炮四起,工匠拿着斧子把正梁安装好,然后把一箩筐抛梁馒头,和一大包银元往下抛,这叫‘罗汉洒金钱’。

四周都是看热闹的人群,大家纷纷前往抢捡,谁能抢到,说明谁有福气,谁将发财,嘻嘻哈哈一片,好不热闹。

刘镛看着初具雏形的宅子,想想到当初南浔到处被太平军烧了的废墟,心中感慨万分。

刘镛含笑地给工匠们发了赏钱,道了辛苦,便走出刘宅,向丝行埭走去。

刚走过交界坝桥,刘镛便听得前面一阵喧嚣,仔细瞧瞧,仿佛是有官府衙役冲着丝行埭过来,刘镛心虚,心想,这下完了,是否官府前来捉拿自己,站定不敢前行。

只见一队府衙在自家刘顺恒丝行门前站定,刘镛腿肚子发软,走也不是退也不是,脑中一片空白。

衙役头儿走进刘顺恒丝行大门,问道:刘镛何在?唤他快快过来。

刘鋌闻讯出来,看见这些衙役们,也吓了一跳,连忙问道:差爷,你们这是为何,出了什么事了吗?

衙役头儿道:我们是归安县衙衙役,府衙有急事,赶快喊刘镛出来。

刘鋌赔笑道:我们东家没在丝行里,请问差爷找他究竟有何贵干?

衙役头儿道:别废话了,赶紧喊他去吧!

刘鋌只得出门往南去寻刘镛,刚走过交界坝桥,就被躲在桥堍的刘镛拉住。

刘鋌惊道:哥,您在这儿?

刘镛问道:那些人过来何事,什么来路?

刘鋌结结巴巴道:他们是归安县衙衙役,找你的,不知所为何事,我问不出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