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民生大计

作者:慕容云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了采薇的保证,县太爷笑得合不拢嘴,表示一切都听她安排,想不到这小丫头这么会做生意,亏自己还是地方父母官,怎么就不知道有现成的资源可以利用,要是他早能想到这些,福康县也不至于在三县之中这么穷了。

建瓷器窑需要花钱,县太爷表示可以先动用财政拨款,等窑建起来以后,盈利就可以填补亏空,修窑也可以解决部分村民的生计,可以让他们有一笔微薄的收入。

同时黏土也需要开采,光是这一项工程就可以解决多少积压的劳动力,同样也可以为福康县以后带来收益。

“好办法!我明天就安排人手去置办这事,采薇姑娘,我先替福康县的百姓谢谢你了。”

修瓷器窑跟开采黏土,总的来说就是为福康县脱贫打下基础,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光是瓷器窑好像不能让所有人都得到实惠,若是大家都去烧瓷器,也不太现实。

“大人,我们县的水利资源,跟其它地方比起来是最富裕的,东家也建议我们利用好天然的水资源,修建鱼塘。”

福康县是河溪交汇处,这里的水流量是其它地方的好几倍,有时候还因为储水量过多导致部分农田被冲毁。

“东家的意思是,可以把水引流,利用这些水资源养鱼养淡水河鲜之类。”

采薇家是酒楼,这些河鲜他们可以采买,之前那些酒楼因为要去到外县够买,所以成本就高,自然酒菜价格就离谱,但是高昂价格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大人,我们用天然资源做鱼塘,养河鲜,不仅能带动发展,丰富大家的菜篮子,也能解决酒楼够买食材的问题,这可是一举两得之事。”

在当地够买河鲜,运输成本基本没有,菜式价格也不会太高,一般人也能吃得起,多余的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大家的收入上去了,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采薇光是瓷器窑跟养河鲜这两样措施,就能给福康县带来一大笔财富。

“大人,因为小女子对贵县还不太了解,暂时只能给出这点建议,希望大人能根据贵县的实际情况,多制订一些门路,实现多元化的路子。”

采薇能说出这些,多多少少受了夫君启发,其实聂锦程也没有采薇想得那么细致,这些路子都是采薇一个人琢磨了好久才想出来的办法。

她是越来越有生意头脑,有些看起来不太可能完成之事,她总能想到办法,姑且不说这些办法最后能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但是从一般角度来看,还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

县太爷乐坏了,一直以来狠棘手的问题,终于有人替他解决了,他表示自己现在就回去县衙起草文件,马上付诸行动。

“后日采薇家开业大吉,本县一定会亲自到场。”

县太爷毕竟熟悉福康县还有那些资源可以利用,在保证财政充裕的前提下,尽可能把钱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至于有些事情可能不太容易实施,可以等到手里的项目盈利以后,再慢慢计划。

只要采薇这些建议得到落实,出了结果,那就表示他有了功绩,这可是之后升迁的重要筹码,城镇富裕了,就表示财政支收不会出现问题,发展民生经济也会给自己带来财富。

“师父,你可真厉害!若是让你去做官,不比那些男人差。”

吴良杺在一边跟师父打趣,若是福康县县官早点有这种觉悟,哪至于让老百姓这般落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