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提前五百年的竹纸

作者:小农夫山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然了,以渔网树皮为主要原料的蔡伦纸,纸张发黄,纸面粗糙,价格更是贵的吓人。

百张蔡伦树皮纸张,就要铜钱数百贯,世间出了高门豪阀,无人敢多用。

方广自然知道,印刷术,造纸术,是普及学识的根本,而普及学识,更是动摇豪阀把持九州国政的根本。

东郡郡令此次回东阿,下的第一道政令,同农桑无关,而是以粮秣,换取东阿城外丘陵之上,到处可见的粗竹。

大灾之年,粮食何等珍贵?东阿虽然丰收,官府以粮秣换没大用的竹子,还是让郡内百姓,都暴走疯狂了。

豆子新收,万民无事,青州军户,徐州流民,漫山遍野的上山砍竹子,不过几日,新建的造纸工坊,就堆满了碗口粗的毛竹。

工坊内,方广布衣赤足,哪里像个郡守,就同山野樵农一般。

方广手持利刃,亲自示范劈砍毛竹,身边太史慈部曲,工坊天字门的学生,学着柴刀乱舞,瞬间把毛竹,根根砍成五尺五寸的模样。

方广以竹为材,自然是要制作,隋唐之年,风靡天下的竹纸了。

竹纸纸浆细腻,颜色白皙,材料易于获取,比起渔网,树皮,做出的纸张,纸质好上了数倍。

方广在部曲,工匠面前,嘴角含笑,动手掀开了面前的石灰地窖。

竹纸制造,最重要的是腐烂竹枝,方广所用的,乃是石灰浸泡法。

为了珍贵的白灰,东郡郡守和东郡令,第一个对拍了桌子,吵了一架。

要不是方广允诺,一个月之内定当将借肥料工坊的白灰还给枣袛,东郡令就是拼着挨揍,也不会让方广将石灰带走。

现在兖州农夫,谁不知道东郡的肥料,是能增稻麦七八成产量的神物,枣袛每日对付那些讨肥料的世家,已经费尽了脑筋,看着方广败家,脖子粗了足足数天。

工坊内,东郡郡令,满脸肃然,将手中竹段,塞入石灰窖中。

这正是竹纸制造的干打之法。

三个月后,取出被腐蚀的竹段,用水车将竹段打成粉末,就是湿打一环了。

筒车之后,经过抄纸,松纸,晒纸,充满竹木清香的竹纸,这才算制造完成。

南阳卧龙一脉,向来以涉猎百家为旨,徐庶自恃,天下诸门,都略知一二。

今日,在方广身后,他才知道,自己肚子里那点东西,恐怕不及大同先生的万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