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落霞岭很远,祝彪才从喉咙里憋住一句狠话来。走在前面的栾廷玉浑身一震,脸上闪过无奈。
自然而然地想到临别前晁盖对自己说的话:“祝家三子,志大才疏,野心勃勃。尤其是祝家三郎,心胸狭隘,难堪大任。脱离险境就想着如何报复。招灾惹祸精,教师如若深陷其中,恐将悔恨不已。”
栾廷玉再次想到这番话就感到心悸,可想那老庄主祝朝奉在自己落魄时接纳,又怎么能够背信弃义呢?此乃小人行径,传扬开去,必被天下人耻笑。
“哎,三公子,上马吧!有甚么事归庄再提也不迟。”一声叹息,栾廷玉把缰绳塞到祝彪手里提醒:“此事先报予家主知晓,报仇之事从长计议。”
“师傅,好吧!”祝彪心不甘情不愿的点头。
“别忘了还有十多个庄兵,趁早搭救。”
“师傅,三千两银子,您这不是示弱吗?”
“你糊涂啊!此事因你而起,能用钱解决就不是问题。”
“哼,可是我还是不甘心。”
……
祝家庄人人如丧考妣,个个默然不语,犹如斗败的公鸡。唯独骑着马的祝家三公子嘴里叫嚣连连。那副不可一世的模样跟之前的俘虏简直判若两人。
栾廷玉跟随众人步行,抬头仰望这个徒弟,目光中满是复杂。不自觉又想起晁盖的礼遇,信任更觉悲凉。或许有的事不用多说就会在心里生根发芽。
常言道,有人忧愁就有人欢喜!
朱仝带来的百多个差役就很开心,从祝家庄那里获得了银钱,带过来的十多个祝家庄兵没有捆绑。
石秀,石开等人也是高兴的不得了,牲畜追回又有赔偿。千里迢迢前往北地贩卖牛羊总算喜获果实。
尤其是石秀,接连两场阵前斗将仿佛找到了以后正确的方向。贩卖牛羊哪里有如今这般来得畅快自在。
众人赶着大群牛羊返程,鞭敲金蹬响,高奏凯歌还。
队伍走了小半个时辰,来到一处岔路口。
“保正,就在这分别吧!”朱仝在马上冲晁盖一抱拳。
“兄弟,来回奔波,不如去我庄上喝一杯?”晁盖笑了笑,热情邀请:“弟兄们也乏了,到庄上歇歇脚吧!”
白吃白喝谁不喜欢?酒肉那叫一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