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们淡薄,实在是有不少人懂得什么叫尊重,开着荤素不忌的玩笑令人作呕,难怪会被城里人看不起,说他们素质低。
有时可能和金钱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和个人素质有关。
林从荣就开玩笑说,曾经的那些个一年见不了一次的亲戚只知道林家有个林从军。
去年林少杰拿在奥运会上奖牌的时候,林从荣的面上有光,多少年都没有见过一次的“亲朋好友”全部出现在林家了,在东通县领导的陪伴下,那一杯杯“水酒”谁敢不喝?
这种只敬罗衫不敬人的行为,让林从荣对自己的过往哀叹不已。
当你落魄时,他们在背后说三道四,看不起你;你过得好了,他们嫉妒你,即使借钱出去一些人都不说好话,觉得理所当然。
你都这么有钱了,借我点怎么了。
是呀!
都这么有钱了!
林少杰借过么?
没,他的“抠门”众所周知长。长这么大都没见过一次的亲戚,上门第一件事就是借钱,可能么?
连借条都不愿意打,担保人都不愿意找,怎么借?
表舅对林少杰家好,那钱就不是借出去,表舅打的条子早被林少杰扔进炉火里了。
林从荣也没有问过儿子钱的事情,因为光他知道儿子捐赠给省城消防大队的那辆消防车,价格惊人。
一开始林母还有些不乐意,说是为啥不捐给老家,好歹也算是“衣锦还乡”不是,可是想到功能强大的消防车,老街连个三四层的建筑都少见,除了仅剩的几座老宅子,其他大多是后来新修的仿古建筑。
在省城,那云梯,那功能方便多了,全国都没几辆。特别是谢政和打电话来表示感谢,说他这个徒弟是真没白收。
其实夫妻两人也都知道,林少杰还给江南大学捐了一大笔钱,也算是对学校的回馈,以往的中学也有捐赠计划,但是那笔钱可以通过林少杰的“教育基金”账户,手续上麻烦了一些。
林从荣现在已经脱离了基础物质与金钱的需求,养好身体,等着林家第三代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不说别的,就说这身体,在漂亮国的这些时日,时不时的用传统的方子养着,不知道是那些个东、西海岸的老中医是真有水平,还是购买的药材药力十足,或许是没有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心理压力。
或者三者皆有,所有人都看得出,林从荣的身体好了许多。
父亲所有的话语落在林少杰的耳朵中,他能听出来父亲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