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条影院相互竞争,这是前两年香江电影在亚洲大盛其行所留下。
当时香江为了供应亚洲其他地区的片源,疯狂拍片,几条院线几乎都赚得钵满盆满。
但随着一部《济公》在台湾像是泡沫一般被戳破,香江各大院线的艰难日子便开始来了。
虽然今年的香江电影看上去还非常鼎盛。
甚至伴随着华仁的《古惑仔》、《速度与激情》票房大爆,让人仿佛有种香江电影好在往上走的错觉。
但聪明人都看得出来,香江电影正在衰落。
这点从今年向外输出的片子数量就能看出。
往年,香江电影,不管本土票房如何,其他地区的购片商都会疯了一般抢购。
但从今年开始,其他地区的片商开始大量的减少了购片数量。
甚至,就算是在香江票房不错的电影,他们都会开始压价。
压价,这要是往年,香江电影人只要听到你压价,他们绝对会一口唾沫吐在这些片商脸上,并且嚣张的说上一句,“就这个价,你爱要不要,不要滚蛋。”
但从今年开始,压价已经开始成为常态了。
片子卖不出去,仅靠香江这小地方,能养几个人?
香江电影赚钱可不是靠本土票房。
本土票房只是一个衡量这部电影是否受欢迎的标杆而已。
反倒是其他地区的发行版权等等,这才是香江电影赚钱的地方。
就像李连杰,如果有人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每年在香江的票房其实并不高。
或许比普通演员高,但根本比不了周星驰、李连杰、周润发等。
他甚至在这几年里,从未拿个年度票房榜冠军,甚至连进入前十的电影也是屈指可数。
但就是如此,他偏偏却成为了能与成龙等人比拟的亚洲动作巨星。
原因就在于其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