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有安排。不管那些匠人愿不愿意,正午你都回来就行。”
“得嘞。”
进屋让魏红鸾安心,徐苦上街拎了两坛老酒,去了里正老朱家。
“徐小哥儿要雇工?”老朱惊讶道。
“刚在桃园县外盘了一处工坊老地,不过让蛮狗烧了大半,重建缺些人手。”徐苦微笑道。
“最好找能在那边落户安家的。正好官坊出木料,顺手就盖好新屋了。”
“盖顶,修灶的钱都由我出。”
老朱赞叹道;“之前就跟我家婆娘说小哥儿是做大事的,果然呐。”
“我这新添了丁,本就拥挤。之前就想让二儿子搬出去另立门户。他叫朱彪,粗人一个,不过有膀子力气,打猎是把好手。小哥儿肯收吗?”
“老哥这说的啥话,就这么定了,我再另送套铺盖。”徐苦笑道。
里正老朱眉开眼笑,穿鞋便出了门去张罗。
午时刚过,胡小刀的大车拉着七个健壮匠人回到洪福巷。
健壮也是徐苦之前特意嘱咐的。
当看见所谓徐坊主是个狱卒的时,匠人们有些失望。
“舟车劳顿,先打个响儿。”徐苦也不恼,一人发了一个三十文的小口袋。
这也是他们平日里做一天活的工钱。
“刀子应该跟说了,这趟活需要去妙峰山老北口待上一段时日。”
见氛围变得热络,徐苦开了头。
“每月几钱银?”
大上半岁的匠人开了口,其余人也纷纷看来,带了些许紧张。
“起初这个数。”徐苦伸出五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