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发展

作者:咸鱼求翻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甚至为了能够在春耕之前,能够开垦出足够的农田,萧敬轩甚至不惜动用军队。

要知道军队本身就有自己军屯的地方,可是为了能够保证后来的流民有足够的农田。不得不继续开垦荒地。

而围绕着农田,还需要有很多配套的工程,并不是说开垦出一块地就行了。首先,就是修桥铺路,第二,便是修炼沟渠。为农田引水。

除此之外,还要准备耕牛,农具,稻种。还要给流民准备房屋等等。

耕牛倒是好办,虽然范阳境内没有足够的耕牛,但是驽马倒是足够。也正是有了这些驽马,才保证了开荒的及时。

农具就比较复杂了,什么锅碗瓢盆,各种刀具,锄头之类的都需要置备。

不过还好,范阳境内还是有着足够数量的铁矿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充足的物资。萧敬轩不得不集中所有的铁匠开始大批量的制作这些东西。

于此同时,萧敬轩为了能够更好的收拢人才,便决定将考试选拔人才的举措设为定例。

每年春季,便在各县举行县试,在县试中录取的学子可以到各府去参加府试。最后到营州参加乡试。

只有在乡试录取后才能被授予官职。不过,由于目前范阳的官职并不多,于是,萧敬轩便将各县的佐官也纳入了官职体系,不在由各地豪族子弟推荐担任了。

考试的内容也比第一次难了很多。首先算数便是第一关,剩下的像是农家,历法,兵家,律法,诗经等等都有涉猎。

要知道,门阀世家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就是因为这些人掌握了荐官的权利。

而且,萧敬轩为了让更多的寒门子弟参与进来,更是让人拓印了大量的书籍。

这些政策在加上羽林书院,萧敬轩相信,假以时日,自己一定能够打破世家的封锁,让寒门子弟能够有一天上进之路。

除了科举,税法,萧敬轩还让人开始研究起了货币。

现如今,各国货币并不统一,各国都有自己的铜钱,甚至,有的豪门世家用丝绸作为货币来流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是为了缓解金钱上的不足,萧敬轩打算答应范阳自己的货币。

经过与左右长史的讨论,萧敬轩打算答应铜币,银币,金币三种硬币。

不过,为了更好的流通,萧敬轩不得不提高硬币的精美程度自己硬币的耐久度。

但是,依照目前的技术并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些,后来,还是萧敬轩麾下的一名书吏提出了解决办法。

那便是利用水车的力量来建造一个作坊,有点类似于水压车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