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下的很快,随后苏远桥搞了一个拍黄瓜,又炸了一个花生米,油不能浪费,看见冰箱里还有两个大鸡腿,拿出来之后,跟红椒搁一起,做了一道不怎么正宗,但好吃的辣子鸡。
等苏远桥出来那几个人已经弄了一箱啤酒在那喝开了。
“老板手艺不错嘛,这拍黄瓜够味,花生米够脆!”
苏远桥洒然一笑这一些家常菜,其实也还有一些技巧在里边,像有些人拿刀把黄瓜切开,根本就没有灵魂,拍黄瓜一定要用刀拍开,这样黄瓜的汁水和酱汁混在一起才有那感觉。
油炸花生米一样,加一点食盐就有灵魂了,这可以说是点睛之笔。
有这一桌打头,后面陆续又来了两桌,都是下夜班的工人。
苏远桥还真把自己当厨子了,厨房里边有什么菜,他就弄什么菜。
一开始有青椒,那就跟肉丝炒一炒青椒炒肉丝,后面青椒不够了,就拿白菜进来做农家小炒肉。
后来肉不够了,那就用包菜做手撕包菜。
这一通吃,啤酒也没少喝,最后一算账,一桌花费都在40块以上,老板娘毛利润弄了100多。
要知道这可是90年代一辆自行车也不过160多块钱。
就刚刚苏远桥吃的那碗面,正常买的话也就6毛钱。
晚上吃的小馄饨,一碗也才8毛钱。
当然这么一对比,阮比燕晚上打个车就花了五十多,还真是跟钱有仇似的。
老板娘笑开了花,今天一晚上的收入可以抵得上平时的三天了,这还只是做了个夜宵!
尤其平时吃饭的那些客人看到老板娘,长得还挺标致,时不时的还会嘴上开点色色的玩笑,有一些胆子大的手上还不太规矩,今天苏远桥往这儿一站,啥事没有。
顿时看苏远桥的眼光就有点不对了。
“大哥,你是不是外地来,没找到地方住?你跟妹妹说实话,出门在外有难处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