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个油田,除了活跃在一线的采油工、钻井工、作业工,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科研人员!
这些科研人员,也根据各自所在的管理部门,对油藏、区块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拿出最适合的开采方案,并且解决开采中的难题。
油田研究院作为云龙油田的智囊,所以他们研究的项目都是广义的7大油气藏,采油厂涉及的研究项目则是各自管辖油藏的细分,也就是区块的管理。
像这种比赛,一共参赛的内容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纯粹的成果展示了,大体的意思就是通过研究发现了问题,然后通过手段解决问题,为油田创造了多少原油、省了多少钱。
而这一类算是主流,也是往年拿奖的前提。
第二类则是管理类,打个比方就是采油厂通过减少稀油用量,或者是提高油井生产时间,从而到达增油的目的。
至于工程处,则是利用新的工具节省工作时间、或者有什么发明创造了,节省了多少成本一类的。
这一类基本上就是凑数的,而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都是糊弄事的。
而第三类则是纯粹的研究!
这种研究就是没有任何成果,但是会对油藏,或者是区块进行分析,并且规划这些油井的分类,并且根据油井的问题进行预估、解决,总之第三类就是最不好搞,而且也最不出成绩的!
毕竟云龙油田就那么大的地方,而且大家学的东西都差不多,资料也都差不多,所以弄出来的东西也都是大相径庭的。
但油田都是一体化的,谁能比谁管理的更好?至于单纯科研类的研究那就更不好使了!人家研究院天天在办公室研究,而且拿的都是一线数据,弄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人家怎么可能玩不过你呢!
而科技汇报成果展示,虽然每年各个生产与科研单位都会参加,但真正能够拿得出手东西的,基本上不是油田研究院,就是各个采油厂。
像是工程处、钻井公司这一类的,他们虽然也会弄一些本单位的科级成果出来,但是相对于油田区块的开发,这些成果就有点儿上不了台面了。
打个比方吧,研究院和采油厂随随便便拿出个成果都是超产几万吨的成果,创造的效益都是几亿、几十亿的规模。
而钻井公司、工程处弄的管理类科技成果,基本上都是生产服务类的,往天里说一个成果也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效益,跟人家根本比不了。
至于油专,这么多年更是常年拿倒数第一!毕竟你想拿出成果来,你得有真实的案例啊!油专总不能把卫生费节省了多少、从食堂扣了多少钱当做他们的科技成果吧。
而管理类,油专一共几百元员工,更和油田生产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所以管理类的成果也拿不出来。
所以油专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搞一些技术类的研究了,本来油田真正的大牛都在科研单位,油专的这帮老师平日里讲讲课还行,真正搞科研根本就不好使!
所以油专老师跑去研究最复杂的技术类成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鲁班门前舞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