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计划

作者:大花花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其中一项汇报,专门提出了油井套管坏的原因,以及针对套管坏的解决方案。

什么叫做套管?套管用粗俗的话说,就是钻井打井的时候,在油层和地面之前连接的那条几百米或者是上千米的管柱。

因为套管是固定在井底的,所以套管坏了,也就代表一口油井彻底报废了。

而油田每年除了大量油井生产不出原油停井,绝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套管坏,从而使油井不能正常生产。

所以这些成果当时,领导是非常看中的!

而这项针对套管坏的汇报,讲了特别多的解决方案,而且去年这个项目还拿了奖,但是根据刘保田在后世的经验来看,这个汇报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

因为套管损坏的原因很多,虽然想要解决套管坏的问题,确实可以通过减缓开采速度等方案解决,但是套管坏最大的问题就是井底出砂,这点在刘保田看来几乎是没有解决办法的,而真正有效的方案就是基层员工认真管理、按照规定操作。

但是讲套坏解决方案那哥们,就从7、8点入手,而且讲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眼花缭乱的方案出来,虽然当时他倒是把在座的领导忽悠了,但刘保田以重生一次的角度来看,这个成果不但一点儿屁用都没有,如果油田真的按照他的这个方法来,绝对是花钱打水漂呢。

不过还好,这项成果最终没有被推行,算是给油田省了不少钱。

还有一个成果是针对油井粘度大、容易造成管线冻堵的汇报,这个汇报最终还真就成为了现实。

相对于上个汇报,没有被油田大规模推广!这个汇报不但被推广了,而且最终给油田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这个汇报特别长,涉及的数据也特别多,关于解决方案也提了好几个,再加上演讲者说的及其有感染力,又不知道从哪儿弄了点儿假数据,总之他讲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挺傻了!

而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刘保田还能记住其中两项内容

第一个就是把油井的抽油杆从实心的换成空心的,然后通过空心部分往里面放电缆,用电加热,从而降低井底原油粘度。

第二个就是在抽油机后面弄一个加热炉,从而提高注入稀油温度的作用,也是为了降低原油粘度。

先说弄加热炉这一点,在刘保田看来,跑到抽油机后面弄加热炉纯粹是脱裤子放屁。

90年代后期,整个云龙油田几乎每一口稠油井后面都弄了这么台炉子,但是到了2010年左后,也就十年左右的光景,这些炉子全都报废了。

为啥啊?因为基层的工人发现,这些炉子的作用并不大!而且隐患还特别大。

打个比方吧,没有炉子之前,从站上到井上的稀有温度70度,安了这些炉子后,温度充其量也就到了80度,甚至还达不到这个问题。

就这么点儿温度,完全可以提升站内稀油炉温度解决,也就是说,站上的员工把站上的温度烧上去了,就不用不上这些炉子了。

而且这些炉子因为在野外、特别容易损坏,而且所有炉子烧的都是本井产生的天然气,虽然油井开采初期都会伴随着产出一部分天然气,但过了这个周期,油井也就产不出天然气了,而没有了天然气,这路子也就没有用处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