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决战张士诚

作者:北狱主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虽然傅渊麾下有着二十万大军,可奈何地盘大了,同样也需要派重兵防守,也算是间接的削弱了自己的实力,把原本紧握的拳头变成了巴掌。

此时傅渊手下能够动的只有十万大军,其余皆是镇守各处,防备着四周敌人的进攻。

先行派遣三万人由徐达指挥,只是想示敌以弱,吸引张士诚的军队出来野战,而不是让对方依托高大稳固的城池防守。

只要对方敢出来野战,凭着徐达和常遇春二人的实力,绝对能够硬抗两倍于己的军队。

而且哪怕是出现问题,傅渊也可以快速派遣躲在后面的大军前去支援。

张士诚这边也早有防备,早早的就派了自己亲弟弟张士德率领四万大军驻扎在无锡随时准备支援有着两万大军驻守的常州。

并且,张士诚看到傅渊这应天城称了吴国公,心中那股野心不自觉再次滋生发芽,于至正十五年二月自称吴王,誓要与傅渊在常州一决雌雄,看看到底谁才是真王!

对此傅渊不屑一顾,只是叮嘱和常遇春换防的汤和仔细注意陈友谅那边的情况,可不要在自己和张士诚大战的时候出现了漏子。

常州是张士诚与傅渊两人地盘的一个凹凸交汇处,附近全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良田,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有粮就有兵,仅常州一地便可养三五万大军,张士诚自然不肯轻易放弃

再说常州作为桥头堡,可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一旦丢了常州,后面就是江阴和无锡两座重镇。

你说一旦打起仗来,是防守一座城池好呢,还是防御两座城市好?

肯定是一座啊!

一旦防守两座城市,原本集合的兵力就会被分散,压力也会随之倍增。

不过双方在常州大战之前,还需要将周围的局势理一理。

首先便是与镇江仅一江之隔的扬州,傅渊派遣胡大海率领一五万大军前去攻打。

扬州能打下来最好,如果不能打下来,那也要死死的把扬州张士诚可能前来的援军死死钉在那!

同样,还有和常州隔着一个太湖的长兴和湖州。

不过长兴与常州之间还隔了一座宜兴被傅渊掌握在手里,有着耿君用的一万大军驻扎防守。

不过最后想了想,傅渊又调了一万大军过去支援,驻扎在溧阳随时准备支援常州或者宜兴。

因为他怕张士诚不按套路出牌,派遣张士德的四万大军绕过常州,与长兴驻扎的两万大军汇合,一起猛攻宜兴。

一旦宜兴被攻破,那徐达和常遇春的三万大军将会面临张士诚八万大军三面合围的状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