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很多民族音乐大师也客串了一把“导游”“讲解员”。
浩浩荡荡的外宾走进展览馆。
“关于音乐的起源,中外的学者实际上都在探索。”
民族大学中,一名专门研究民族音乐史的老学者张瑾教授,正在用英语,对外宾介绍着。
张瑾教授今年已然六十七八,但依然奋战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一线。
“整体上来说,我们一般将中国音乐的发展分为三大时期,从形成期,到新生期,再到整理期,其中跨越了两千年的历史。”
张瑾教授扶了扶眼镜。
“但实际上,中国的传统音乐,发展的还要更早,仅仅是考古有据可查的音乐发展历史,就有整整七千余年,那时,甚至已然形成了曲调,音阶,音律。”
“真是不可思议。”
弗雷德里克教授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听闻弗雷德里克教授的赞叹,不少音乐家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真正有据可查的音乐历史都有七千余年!!
而且,这些证据,可都是真正考古挖出来的乐器,根据碳元素定年法得出的科学结论!
可不是挖出的什么古代面包篮子的那种东西。
“我们一致认为,远古的音乐成型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欢呼声,诞生了节奏,律动,音差。”
“而因为我们传承至今的语言体系非常的独特,具有音调顿挫扬抑,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语言扬抑说。”
张瑾教授呵呵一笑。
“自然,和西方追寻音乐源头一样,我们也有异性求爱说,巫术祭祀起源说,信号说,模仿自然说等等”
“但根据考古来看,实际上原始音乐就已经告诉我们,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出土了陶制的埙,挖制的骨哨,那时已然有了对音乐的审美。”
话音未落。
便传来了一阵阵的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