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人口口相传,似乎,这场婚约已经是板上钉钉。
阿福看着上门的媒婆,“我家能有什么喜。您可别在这里捧我了。”
林阿福她虽说很不喜欢这种,但是想起自己家的孩子以后还会娶亲,不想坏了名声。也是客气地问候着。
“您这不知道啊,方家的小儿子要向您家的阿和提亲。这不是派我来了吗?”媒婆手一摆,“抬进来吧。”
这方大儒家可是在县城的书院上有话语权的。
一般入学读书,镇子上的人都是去求方大儒的,所以一很多人看着阿荣家才说是大福气。
阿福把茶摆上,这才说道:“您把这些放外边就好,我们可不会收的。”
媒婆见状,眼珠一转,她可接下这单,怎得也得弄成了,这卖肉的铺子还敢拒绝方家?
“您可别说早了,这方家是咱镇子上难得的靠学问起家的,它家的小儿子,可是独子。嫁过去,还不有的您家姑娘吃香的喝辣的。”
媒婆一席话,听得阿福可是心动,这等条件,的确是好得很。但是也没人说,这方家的儿子是个痴儿啊,年纪二十,已经弱冠,确实是需要依靠着家里过活。
“您说的这么好,我们也是高攀不起的,您就回绝了吧。”
阿福婶子笑着说道。
媒婆脸上的笑都僵住了。她可没想到这家人竟然会这么难缠。
不过,他可是有别的方法。
“阿福,我这做媒可不会害你,您也知道,这方家也掌握着镇子上孩子的读书,可是对你家丰年有很大的帮助的。”
媒婆可是知道自己是为了哪家的?拿起孩子来威胁了。
阿福婶子脸色很不对劲,她竟然会拿孩子的前途来威胁?
阿荣叔出现在大堂里,媒婆看着他一瘸一拐的腿,脸上显露了鄙夷的神色,很快便恢复如常。八面玲珑的功夫可谓是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
就这家里,方家能看得上,可真是烧了香了。
“怎么回事?”
阿荣叔出来后,望着阿福的脸色,很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