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说的,还有没有点江湖规矩,我去跟他讲,那是尊重,当年把大勇叫进来,我不也先跟你商量来着。”
陈耳东并不生气,这话从林大器嘴里说出来再正常不过。
当晚,杜宇约陈耳东见面,要详细聊聊接下来的事情如何开展,陈耳东也打算趁此机会把林大器的事一并说了。
外包办事处的关键点在于,这个办事处是沿用之前大华旅社在华分公司的子公司模式,还是由陈耳东和杜宇成立新公司来运作。
第一种方式基本否定,曾立仁依然会派人来锦城重开办事处,负责协调两地工作事宜。
其实陈耳东要做的,是由他亲自筛选酒店餐厅购物店,并且去谈好底价,然后再把条件设置好选择相匹配的地接社。以前大华只负责把客人送来中国,其他事项全由地接安排,很多落地环节办事处的人都不太清楚。
第二种方式若要成立公司,那应该成立什么公司?旅行社需要相关资质以及如导游等从业人员的资格证,办起来挺麻烦。
韩卿瑜是希望陈耳东只做居间人,不要牵扯到法律层面的东西,因为一旦成立了公司,游客有个三长两短他也要负责。
可杜宇认为,如果他和陈耳东属于个体居间,那所有资金都不会经他们手里过,这是一个风险。
杜宇建议由他成立一间商贸公司,用这家公司专门接收购物店的回款,因为游客在购物店消费后,购物店会把和他们谈妥的底价之外的溢价部分全部返还给旅行社,再由旅行社进行分配。
以往这部分钱都是直接返还给地接,地接再分配给导游以及大华,大华从来都收益最少的那一方。
如果杜宇不成立公司,这部分钱按照陈耳东的设计也是返还给大华,再由大华分配,所以杜宇觉得这笔钱要经他手,把资金权和分配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要论对公司法的熟悉程度,陈耳东不如杜宇,他本来就对这些不感兴趣,之前和唐野合伙公司时,也是韩卿瑜从旁阻挠才得以逃脱。所以当杜宇提出这个想法,陈耳东并没有反对。
在新体系的构建下,原本强势的地接已经完全变成了基层服务机构,住的酒店、吃的餐厅包括乘坐的大巴,都由陈耳东指定。
地接的利润来自于每个游客的团费以及购物的提成,陈耳东特意给地接多算了一份除导游之外的提成,以确保他们的积极性,并承诺地接不垫款,游客落地后的所有固定开销都由大华一次性付清。
陈耳东会出具一份文字方案,交由曾立仁过目,双方确认后,陈耳东的商贸公司再和大华中国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完成法律手续。
和杜宇谈完这些,两人都松了一口气,陈耳东也就顺便把林大器的事说给了杜宇听。
“小东,我知道你俩的关系,我先说我的观点,生意就是生意,等我们成立了公司,股东就只有你和我,无论是你占多少,我占多少,一旦进入公司章程,我就不会改变,若你要让你兄弟过来,你也只能从你的股份里面去出让。”
“我可以出让,这点杜哥你不用担心,绝对不会影响你。”
“好的,你出让,没问题。那第二个问题,股东从两个人变成三个人,到时候我的股份一定最多,但我做不到绝对控股,没有一票否决权,如果我和你出现分歧,我们三个人投票,那很有可能就是你二我一。”
说到这一段,杜宇的脸沉了下来,这是陈耳东第一次见他如此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