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叱道:“且让他叫着,稍后你再去。”
高真知道李叱用意,此时那蜀州军的将军,必是锋芒最盛的时候。
带着必胜之心前来,所以斗志也是最盛的时候。
李叱的意思是,先放一放他,让那人在外边等着,待此人心急气躁之时,再让高真出战。
可高真从罗境那学来的可不只是枪法,还有罗境那一身傲气。
他不想这样,若这般击败敌
人,他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于是高真上前两步,抱拳道:“主公,若如此,可能会让那些蜀州军的人小瞧了咱们,臣现在就出去,速战速决,可挫敌胆气。”
李叱知道高真的本事,更知道高真性格,所以他不打算就这样让高真出去。
高真这个年轻人,他发挥的好了,状态最佳时候,连澹台压境都未必能赢了他。
可是高真恰恰就不是一个心态稳定的人,稍有不顺,就可能会急躁起来。
可高真言辞恳切,不停劝说,夏侯琢见此说道:“我随他一起出去看看,倒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李叱见夏侯也说话,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余九龄道:“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不过也好,他这个年纪,若太过沉稳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李叱道:“他性格中有些东西,自己都控制不住,若他真能既有锐气又可沉稳,他有怎会是现在这般品级。”
李叱走到大帐门口,看着夏侯琢和高真出去的方向沉默了好一会儿。
余九龄忽然间醒悟过来,当家的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高真是罗境的弟子,是罗境亲自发现的人才,也是亲手调教的传人。
罗境战死之后,李叱几次想给高真提拔起来,可都是因为高真自己而把事情拖延了下来。
罗境去世之后,高真就变得格外低迷,甚至一度心灰意冷,这是重情重义,李叱自然不会怪他。
可是高真低迷的时间真的太久了,如果不是唐匹敌和李叱不断的找他,高真可能就因此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