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太太又拿出一个网兜,絮絮叨叨:“这是给你准备的饭盒,一袋子馒头,一缸子咸菜,不够吃就请假回来,镇子上离这儿也不远。”
李峤一一应下。
第二天。
邹清开着手扶拖拉机上门,与其一道的,是所有的知青。
“听说你开学,我们想着一块儿送送你,顺便参观一下学校。”
李峤同样好奇现在的中学是何模样。“太谢谢了。”她还要带席子,两床被子,换洗衣裳,水壶脸盆等洗漱用品,自行车一趟根本拿不完。
几个年轻人帮着提行李物品。
彭春花出门看热闹,因着兔子的事,两家有了隔阂,她怪声怪气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带新娘子呢。”
李峤的不爽都写在脸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眼神有问题!”
彭春花嘟哝,弄这么大的阵仗,我看你到时候能考上了。
李峤收拾妥当后,同秦老太太告别,叮嘱她注意身体,就坐上后车厢走了。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拖拉机停在镇中学的门口。
淳朴的泥巴路,老旧的红砖房。
目光所及,鲜少见到学生家长,学生们互相结伴同行,说说笑笑。
好些人手里还拿着扫帚铁锹。
李峤不解,带这些东西来学校干啥呢?
她随着人群进入校园后,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迷茫辨不清方向。
这时候韩庭告诉她,她在二班。
二班在哪里啊?
最后一排房子吗?
一般高年级的学生,所在教室离校门口都比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