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山眼里露出一抹惊讶,村里的篾匠(用竹条编制的手艺人)手艺都快失传了,要背篓箩筐什么的还得去镇上找别的篾匠买。
“还不是现在没啥活儿干,他想着赚点钱。”
赵二娘见陈景山并没有立马走,心里也是一喜,觉得陈景山肯定是不生自己气了,要是他生气估计会敷衍一句立马就走。
想到这儿,赵二娘又开口道:“要不进来坐坐吧,”
“行,我看看二叔的手艺咋样了。”
陈景山也不带犹豫的,推开小院子的门走了进去。
堂屋里面,张海松正拿着一捆处理好的竹条在编制簸箕,只不过手艺生疏了,弄出来的形状有点儿像鸡蛋,不圆……
“景山来啦?”
早就听到自家媳妇儿在和陈景山搭话,张海松还以为他不会进来,看到陈景山进来了,他心里也是一阵高兴。
“二叔,你这手艺还行,明天帮我家里弄个装菜的筐子吧,我花钱买。”
陈景山掏出烟给张海松发,同时又看了一眼无自理的其他东西。
基本上都是陈旧的家具、干农活儿的工具和几件旧衣服,还有一家人换鞋都没来得及洗的鞋袜。
确实挺不容易。
“景山,你要是看得上二叔的手艺,明天我给你弄过来,别提什么钱不钱的。”
张海松摆了摆手,表情很是痛快。
“景山,和我们你就别客气了,你二叔这手艺能有人愿意用他的东西都不错了。”赵二娘在一旁帮腔道。
“这怎么好意思呢。”
陈景山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收起了之前的沉稳,露出了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回话的样子。
看到陈景山不好意思了,赵二娘脸色也苦了下来,诚心说道:“不瞒你说,咱们都是乡下人,每年除了几颗陈芝麻烂谷子没啥别的收入。
二娘现在只想着你以后要是哪儿需要用人,用得上你二叔二娘的,让我们去帮你干活儿,你也知道,小虎上学要花不少钱。”
言语间,赵二娘眼神有些湿润,张海松也沉着脸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