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娘子携带这位小少爷在门外稍等片刻,先生们过来的时候,小的再来相请。”
杜悦溪微微点头,目送他离去。
待到片刻之后,一个白胡子的中年男人便从里头走出来,身后还跟着门口迎接的书童。
一到此处,书童便立刻殷勤地说。
“山长,就是在此处,这位娘子说是带着自家的小少爷前来咱们学校报名的,咱们书院这样有名,想来这位娘子也是慕名而来的。”
那山长不苟言笑,朝着底下的人打量了一番之后,便冷冷相问
“你们是何方人士,又为何非要到我这里来读书?老头子这里的规矩多的很,不知道你们能否适应的过来。”
他态度这样冷淡,眉宇之间别有一股傲气,杜悦溪一眨眼,就猜到了他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
不过。这也没什么。
这年代,读书就是稀缺资源,为读书多付出一点,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原来,这就是知章书院山长,小女子有礼,小女子是携带幼弟前来报名的。”
“幼弟在自己家中开蒙之后,便一直没有过在书院读书的经历,作为姐姐,总希望孩子能够多增长见识,与贤者来往。”
“故此,我二人特意来此处求见,不知山长可看得上我这幼弟的本事和学历,愿意收他在书院里读书呢。”
那山长打量了一眼杜景之:“老夫看她年纪虽小,但却不急不躁,应当是个还算沉稳的孩子,可曾读过什么书?又可曾认了多少字?”
杜景之紧张的看向姐姐,杜悦溪点头鼓励他,他才朝着山长深鞠一躬,回答。
“小子无状,开蒙只是在姐姐的教育之下略读了千字文和一半的论语,而今正在翻看下一部分。”
“只是力有不逮,有些东西根本理解不了,所以姐姐才愿意让我入学读书,见贤思齐。”
杜景之的回答,很得这位老山长的喜爱,大约是自己在家里开蒙,还能够读到论语的学生也是不多。
他神色之中颇为欣赏,更是笑着颇有些兴致的又继续问。
“若读了论语,想必就更知道道理了。”
“凡君子者,不外乎仁义礼智信五德,你竟然也识得几个字,这次入学之后,应当就能直接跟着几个比你年岁大的一块儿学习了,只不过我还要考较考较,你的字写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