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朱元璋的心思

作者:名剑山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朱元璋抬头。露出他一直看的卷宗。是锦衣卫的卷宗。何夕在外做的每一件事情,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录在案。朱元璋每天再晚,都会一一过目。今日朱元璋一直揣摩的地方,就是何夕与葛老最后的对话。

朱元璋心中暗道:“何夕这人,我已经拿捏的差不多了。算是可用之人。”

看一个人,该怎么看。自然从事中看。

一个人口中说的话,可能是假的。一个人做的事情,不大可能是假的。

而何夕做的这些事情,朱元璋最看重的就是何夕收葛天工为弟子这一件事情。

毕竟在朱元璋看来,何夕做事太毛糙。不管什么时候,做事之前,要先得人心。只有先将人事理顺之后,才能做事。而何夕之前一直办不好。不就是因为上下相疑。也是重赏了葛家,才得了匠人之心。

做事才顺遂。

这证明了何夕之前说的话,何夕才毕业,正在找工作。也只有初出茅庐的人才这样毛手毛脚的。

而何夕收葛天工为弟子前后,最为朱元璋看重。

就是以此来观摩何夕的价值观。

朱元璋从这一件事情,确定了一件事情,何夕决计不是士大夫。

原因很简单,大多数士大夫都不会收工匠之子为徒。

孔子是有教无类,但是大多数孔子的信徒,却不是如此。

大多数士大夫都不会收寒门弟子为徒的。寒门弟子求学之难,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就可以看出来。宋濂也不是完全没有家底的。而工匠之子,与读书人的圈子根本没有交际。想要拜入读书人的门下,除非天资卓绝。否则几乎不可能。

而那葛天工的资料,而今也在朱元璋手中。

虽然不能说是傻子。但也仅仅是中人之姿。最多是中上之姿。这样的人就这样轻易入了何夕门庭。可见何夕对工匠并没有门庭之见。何夕对工匠说的那些的话,朱元璋自然知道。

但是人话鬼话,朱元璋听得太多了。

察其言,还要观其行。

从这一件事情来看,何夕与士大夫们走不到一块去。更让朱元璋看重的是何夕对普通工匠的一片仁心。

这片仁心,在大明士大夫之中却少见之极。

不要以为是大明士大夫,读了圣贤书。就真是仁心仁术。其实很多士大夫对百姓从来没有多少仁心,那些为了自己的功绩,死上不知道多少百姓,都不会眨一下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