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元宵灯会

作者:名剑山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真正要说起来,太平日子,也就是洪武五年之后,到而今十年上下,战事不多。赋税免除。

但依然不足恢复,元末多年征战留下的创伤。

真要说起来,南京城而今的上元节,虽然家家放灯,真繁华的也不过是沿着秦淮河两岸市井,其他的地方都不过平平。比起后世的各种灯光秀。更是差了不知道多少。

然后有一种东西,却是后世所没有的。

即便道路两岸都挂满了灯笼,但是这个时代的灯笼,也是朦朦胧胧的。不仔细看,一丈之外,就未必能看清楚是谁,如果此人再带了面纱。即便看得眼熟,也未必敢上前确认。

这种朦胧而迷离光影效果,更上元节,增添了不知道浪漫的气氛。

何夕也听见身边明显的女声,这些莺莺燕燕,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而这种气氛,是后世所有中国传统节日所没有的。

何夕与安庆公主并排走在青石板路上,两个人看得如痴如醉。

安庆公主深居宫中,从来没有这种自由。即便元宵节能让女子上街,但那也是寻常女子。不是公主。在后世的元宵节,与这个时代的元宵节虽然名字一样,但表现模式根本不是一个节日了。

两个不过片刻,就已经提着好几个各式各样的灯笼。什么莲花灯,走马灯,这还是比较小的灯笼。还有一些达官贵人,都在门前堆积灯山,就是事先修建好木架子,上面挂着一排或者数排灯笼,形式不一,最后组成一个宏大的形象。

好像一个大灯。

虽然与现代很多灯光不能比。但别有一番趣味。

安庆公主说道:“其实,我也看过花灯的,是宫前的鳌山灯,那是小时候的事情了。据说是前宋所遗,十几丈的大灯山。漂亮极了。只父皇说,开国初定,百废待兴,不可如此奢靡。于是罢了此灯,说是将来天下太平之后,再与民同乐不迟。”

“不过,去年征云南,今年要打蒙古,国库开支很紧。估计也不会有鳌山灯了。”

“倒是可惜了。”

何夕说道:“有什么可惜的。将来我给你造一个大灯,绝对拔得京师头筹。”

安庆公主忽然一笑,说道:“对啊。今年也就算了,明年我们也要出花灯了。到时候,头筹不头筹的无所谓,可不能让人笑话了。”安庆公主似乎想到了,说道:“说起来事情可不少啊。这马上要春耕了。父皇拨了很多官田,我都要去看管。还有各种人情往来,宫中姊妹兄弟的生辰,父皇母后的圣寿,徐叔叔,李大兄,沐大兄家中事情,哎呀,好多好多。早知道这么麻烦,就不嫁你了,都一堆事情。好烦。”

安庆公主虽然如此说,但是灯光之下烟波流转,别有一种风情。

是的,小夫妻两操持一家生活,是很辛苦。但这辛苦是有限的。不知道朱元璋对何夕的厚爱,还是对安庆公主的厚爱。总之,何府家底厚实的很。当不为钱上操心了。就少了很多烦恼。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安庆公主做看重的自由,她如果还在宫中,决计不会有这种说出来就出来的自由。

何夕说道:“那就麻烦我家娘子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