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向前,在一个作家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车停了。
车载gps绿油油的一片,一堆等高线和经纬度,没有道路信息。
不同其他的十几个区,第六区是殡葬区。非常冷清,就算是白天也基本没有人。
街道很狭窄,房屋也是最古旧的。
一些斑驳的墙上,趴着枯死的青苔。
豁口处还滴答着漏水,阴暗潮湿的废弃房区延绵不断。
这些地方可没什么人住,算是外围区域。
墙体极薄,没有隔热层,大多数都有2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楼房的使用实际寿命不超过40年,火速拆建,让人难以想象。
超过70亿的人口,将是何等繁庶的人间。(现在人口只有50亿,基本无增长)
残垣处处都是,混凝土里露出的那些劣质钢筋,已经锈蚀。
风吹过,窍穴呜咽,给这个殡葬区添加了许多恐怖的色彩。
而这也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30%的犯罪,都在这种废墟里。
可笑的是,作家迷路了。
越过一条河,作家转入一条狭窄的黝黑而狭长的小道。
调头不得,回望那曲折的来路,退回去...麻了。
前路极其狭窄,阴暗湿润,一看就是龙潭虎穴。
作家不敢下车,车沿着百年的老路缓缓向前。
“等高线向内隆起,是一个谷地,”作家皱了皱眉头,前面似乎越来越偏僻。
那地方,初极狭,才通车,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一个农夫模样的人扛着一把锄头,从车尾的小巷子里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