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从一个小竹篮里,拿出一块黄铁。
这玩意是小黎偶然在卖冰发现的,黄澄澄的,很像黄金,却少了点金属的光泽。
一个异乡人在叫卖,价格比铜矿贵,好大的一块,大约有100多斤。质地很纯。
那个异乡人要价10朋,没人搭理他。
第二天要价6朋,懂行的人都知道是假铜,也不买账。
小黎便把这个当奇谈,讲给了在典藏室的作家。
作家一下便了然了这是二硫化亚铁,还是一种天然的铁矿。
固体硫化物都很稳定,而且无腐蚀性还无毒(前提是你不去直接食用),算得上是可靠的硫元素来源。
作家心思便活泛了起来。
用两朋买了个傻瓜黄金,然后在后院的沙土上开始化学式推演。
好在18年的生化课,全在想高端犯罪,也算是硬生生给他推了出来。
fes2+2hcl=fecl2+h2s↑+s↓
最后一步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作家将瓦罐密封,然后用一根羊肠倒到一个气囊里。
气囊的借口用金属扎紧,以防侧漏。
这只是试验,所以作家敲了拳头那么大的黄铁,碾成粉末撒到瓦罐里。
然后作家立马将瓦罐密封上,唯恐侧漏。
这一步反应是不需要加热的,也不怕那瓦罐裂开。
不多时,只听得里面咕咚咕咚冒起泡泡来。
这黄铁的成分还很纯,估计是出自火山成岩。
小黎好奇地看着那气囊一点一点地胀大,作家估摸着膨开1/2了,立马将那接口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