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熬过又一个严冬后,这个小部落最后选择加入巴连衲都,以求安稳的生存。
纳朗刚随着部落来到巴连衲都,就被分到了东巴连衲都三旗,成为了三旗下的第十一个牧场。
他们整个部落的百十顶穹庐组成了一个牧场,他们自己带来的牲畜没有被巴连衲都夺走,相反,巴连衲都不仅给他们分配了草场,在知道他们遭受了雪灾,牲畜损失惨重后,还又给他们补充了一批牲畜来。
李珂带着真叮部来到他们的牧场,然后说道:“这片牧场,现在就是你们的定居点了,朝廷随后会给你们送来材料,还会给你们安排牧场主,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找你们的牧场主,他要是解决不了,就来找我。”
“你们虽然有自己的穹顶,但这些穹顶太破旧,这几天你们先将就用,新的木材,穹顶送来后,你们就可以建设自己的牧场了。”
“你们眼下牲畜不多,朝廷会分你们一批牲畜,和其他人一样,这些牲畜你们放牧十年后,就属于你们了,而每年新生的小崽子,一半归朝廷,一半归你们。”
“至于土豆和番薯,本官先从旗里划一批给你们,你们先种着。”
“暂时不会对你们有什么安排,你们安心生活就好。”
吩咐完后,李珂带人离开,纳朗和部落的其他人看着眼下这片牧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在老首领的带领下,开始重建自己的穹顶,然后围成一圈,暂且就这么住了下来。
原本纳朗以为朝廷对他们的安排会很久,结果第二天,就有一支车队抵达了,随着车队抵达的,还有他们的场主,同样是来自大同书院的生员,一个年轻的书生。
纳朗看着那一辆辆马车上装着的木料,穹庐,还有那一车车粮食,跟着车队后面的牛羊,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朝廷,真的会给他们提供粮食,还给他们提供牛羊?!
随后,纳朗了解到,他们的场主叫孔宗方,但他可不是山东孔姓的一员。
他不过是山西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新政推广到山西后,他家分了田地,孔宗方也进入大同书院学习。
如今他来到草原上,就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的。
对待读书人,草原上的人还是很尊敬的。
孔宗方也没有乱来,他先是和老首领交谈,了解了真叮部的情况,随后带领着部落里的牧民开始修建自己的家园。
在孔宗方的带领指挥下,真叮部先是给部落里换上了新的穹顶,但旧的穹顶也不可能扔掉,那些运来的木料经过粗糙的加工,就构成了部落的围栏和牲畜的圈栏,旧穹顶正好成为牲畜圈栏的盖顶,给牲畜抗风挡雨。
而牛羊也被孔宗方集中起来,分配给部落里每一个穹顶的牧民,而土豆和番薯,除了部分食用的外,剩下的土豆和番薯也被孔宗方教导着牧民们如何种下,如何料理。
这些土豆和番薯,会成为牧民们很重要的粮食储备。
孔宗方的治理让真叮部的牧民安下了心,这大明朝廷派来的场主懂得多,而且身先士卒带头干活,老首领一家也没有被苛待,他们也分配了牛羊,老首领德高望重,就帮着孔宗方调解部落里的矛盾,而孔宗方在真叮部的威望也建立起来。
对于自己生活的改变,纳朗是感受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