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张好古开口了,"这京津驰道一停摆,你们啊,就急的不行.听说还托关系在各部找人帮忙说和,还派人去天津调查杨家?"
周奎一听连忙说道:"元辅,我们可没有乱来,只是去查了查情况,而且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杨家野心勃勃,意图谋逆啊!"
"意图谋逆?"张好古看向周奎,"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周奎说道:"元辅,这种事我哪敢乱说啊,那杨家自称是什麽紫气入腹,含玉而生,这什麽意思,不用我多说吧?他们是明摆着对我大明不满,想要谋逆窃国啊!还有那个杨家的公子,名宝玉,字清明."
"清明,清明,如今我大明盛世天下,他倒好,要清明,这是要清理天下啊,而且我大明尚火,他就取个清,还和辽东的满清同字,说不定就和辽东有什麽勾结!"
好家伙,张好古直呼好家伙.这字都能拿来做文章,天启朝的文字狱?
这些商人们为了抓紧时间弄掉杨家,是真的煞费苦心了.
周奎继续说道:"而且元辅,这摊丁入亩,均分田地为何只限于农田,这林地荒地也应当一体纳入其中才是啊.这杨家,仗着有百亩林地,就敢问朝廷要三十万两银子!"
"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天下的地都是朝廷的,他杨家凭什麽敢要挟朝廷啊?今天是一个杨家,明日万一再有个张家,有个李家,有个王家,朝廷这路还修不修了?"
"依我之见,这林地\荒地\山地都应当属于朝廷,由地方衙门负责分配,交予百姓商贾管理,管理不当,朝廷就该收回来,而不是像杨家这样坐地起价要挟朝廷."
张好古听着周奎提出来的这一系列想法忍不住笑道:"这不是你的注意吧?"
周奎没有半分的不好意思:"这是晋商提出来的,我只是代他们讲出来."
张好古点了点头:"行了,你们要说的,我都清楚了,就这样吧,我也得回去了."
周奎一听连忙说道:"元辅,我这备了一桌子的酒宴,您好歹吃点啊."
张好古笑道:"你们不仅找了我吧?"
周奎愣了,看着张好古那双眸子,仿佛能照射人心一般,吓得周奎立刻目光躲闪起来.
回了住所,张好古还没休息一会儿呢,就有宫中侍卫来了:"元辅,陛下召见."
周奎找张好古张国纪找张嫣,这说是找张嫣,实际上就是变着法子把这件事说给朱由校听.
朱由校知道京津驰道停修后倒是没有太在意,毕竟驰道修建途中出现点问题很正常,但一问最近京师的民间流言传闻,朱由校就意识到这件事不对劲了.
"魏伴伴,你把近日这京师的流言传闻,各种消息,都给朕汇总一下朕要看一看."
朱由校是皇帝,皇帝执掌天下但深居宫中,皇帝必须要有眼睛和耳朵,锦衣卫和东厂就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