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你们似乎忘记了什么,这才是半天,就第五了,而韩华烨一开始是从十几名,开始逆袭,直到结束才是第四的。”
“嘶……”
到这里,网友似乎意识到什么,竟然诡异的平静好一会儿。
“卧槽……”
“……可啪。”
“……”
但很快,就被更大的热情所淹没。
……
消息灵敏,紧跟时事的娱乐报社,各大报姐,还有少不了的乐评人,纷纷都把这件事当成流量密码。
大肆报道,写下一段段长评:
“打破五年记录的顾寻,到底是何方神圣,从《年少有为》到《女儿情》再到《男孩》,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写出这刻骨铭心的爱情?”
“顾寻:我历经爱情的苦难,只为把《男孩》带到你身边。”
“浅析《男孩》爆火的五大原因,第一个竟是和毕业季相关,最后一条更是关键,只要做到,你就是下一个顾寻!”
“为什么我不担心《男孩》,会超过前四位,背后的原因让人暖心!”
“……”
……
他们是成功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标题下,带来的流量是恐怖的。
数不清的中洲网民,音乐爱好者,虽然知道,他们大概率是标题党,但还是忍不住点进去看,即使看完大骂几句:
小编真是个小可爱。
却依旧乐此不疲,继续看下一篇,形成完美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