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章 韩试也懵了

作者:二陆来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至于八人的歌词到时候凑到一起,这个问题之前他在创作组时,大家就讨论过了,能有好歌才是咄咄怪事。

现在导师还要求华夏风。韩试简直哭笑不得,他脑中莫名闪过一段bgm:

你看这个面又长又宽,就像这个碗又大又圆……

所以虚荣心作祟和大碗宽面很贵,到底有什么关系?

或许这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用一种无厘头的语境来表达态度,可能有值得肯定之处,然而韩试真心欣赏不来。

韩试带上耳机,开始认真听歌曲的旋律。

他的脑子里有许多华夏风的歌一首一首地蹦出来:《青花瓷》、《烟花易冷》、《江南》、许嵩的许多歌……

如果把这些歌魔改成rap,韩试宁愿马上退出这个节目。

他再次检索自己的记忆,《本草纲目》和《霍元甲》等歌闪过脑海,但歌词与他分到的part在拍子上完全对不上。

时间在飞逝,韩试很快发现硬套记忆里的原有歌词,根本行不通。

自己创作?韩试没这么盲目自恋。

韩试都有点后悔选这个组了,早知道他宁愿去舞蹈组,好歹多少会扭几下。

这时齐毅提醒他欧阳导师马上就来了。

韩试看着手里的白纸,默默念了下旋律,他的部分都是三字四字句比较合拍。

他心一横,放弃挣扎,直接填了首在病床上写的词。根据长短,只抄了半阙:

烟笼谁家,漫吹去、清歌杳。向深衢、卖花声早。听雨抄词,卿与我、江南老。闲眺。沧波外、芙蓉远道。

这是韩试原来读诗词的时候,想象江南水乡的情景,随手写的一首宋词。

他也没工夫考虑合适与否,因为刚写完,欧阳进来了。

“hi,bro,你们的创作怎么样了?”他的语气很松快。

韩试不太喜欢这种说话老喜欢夹点洋文的调调。从国外来的还好点,土生土长的人非要说点半生不熟的英文,真的是东施效颦。

欧阳让八个练习生聚拢到他身边,按照演唱顺序,开始一个个进行点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