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舒适的事情肯定是吃火锅,最痛苦的则莫过于被窝温热,却不能赖床。
早上第一节课是八点钟,人文班要上《现代文学史》,韩试寝室里的四个都不得不抱怨着出了门。
《现代文学史》是一名很年轻的知性气质的女老师授课,长得挺漂亮的,也没有什么架子,跟学生们相处很好,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平时成绩卡得死死的,差不多与《人文科学》的李教授一样严格。
惹不起。
最受人文班欢迎的老师是一位半秃顶的老男人,教《古代文学史》的程文岳,从不在课堂上点名。
程文岳年近六十却风度翩翩,入冬后总是大衣和围巾,像民国时期上流社会精英的装束,讲课时引经据典从不需要看资料,很有旧时代真正的知识分子的风范。
当然,程文岳最让同学们拥戴的是,《古代文学史》不用期末考。
成绩就是当初上交的《离骚》注解的得分。
而《离骚》注解程文岳压根儿没扫过一眼,直接交给了班里的课代表打分。
于是人文班在这门课的成绩人均九十以上。
作业交上去时厚厚的一大摞,程文岳让课代表打完分,当天就卖了废品,三十几块钱。
然后在隔一周的课堂上邀请了大伙一声,去梅园餐厅吃火锅了,倒贴了近一千。
相当率性。
《离骚》的作业布置时,所有人都是大学新生,尚保留着不少高中听老师话的乖巧劲,写得都蛮用心的。
结果终究是错付了。
韩试四个到达时离上课足有二十多分钟,没办法,到晚了找不到座位。
人文班的课程表早就被江大的学生摸得一清二楚了,几乎所有课都成了大型公开课。
明明人文班只有四十来人,往往连一百多人的阶梯教室都挤得满满当当。
全是冲着韩试来的,女同学尤其多。
《现代文学史》的老师也挺多同学喜欢,就更加人满为患了。
韩试无视了小小的骚动,照例找了个后排靠窗的地方坐下,低着头先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