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见

作者:高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时,管家又匆匆调头回来,禀报道:“老爷,晋王宫那边来人了,晋王殿下请老爷立刻回官房!”

杜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换上朝服,匆匆赶往晋王宫。

这时,七名参事堂成员都济济一堂,郭宋将一份最新的鹰信交给众人,“这是刚刚接到的快信,朱滔亲自率领三万大军已经离开饶阳,向信都进发了,不仅如此,他的大将卢金锁率领一万军队进入了赵州,另外,田悦军队已经撤回贝州,田悦本人赶回元城,他应该是接受了我的建议,组织军队防御朱泚北上。”

潘辽沉声问道:“殿下的意思是说,朱氏兄弟确实是想利用这次机会统一河北?”

郭宋点点头,“这应该是他们最高目标,如果统一河北不成,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吞并李武俊的地盘。”

郭宋令人挂起一幅河北地图,他拾起木杆,指着地图对众人道:“目前河北有五方势力,朱滔势力最大,田悦其次,我们有洺州和怀州,李纳有棣州,李武俊目前控制着冀州、深州、邢州和赵州,虽然他在贝州大败,但他现在的兵力还有近两万人,之前分散各州,现在全部集中到了信都县,我估计他向朱滔求援,也是希望朱滔和田悦能打一个两败俱伤,但他还是嫩了一点,没有朱滔的老奸巨猾,请神容易送神难,田悦已撤军,朱滔依旧进军冀州,他的野心依旧掩饰不住了,相信李武俊心里明白,他一定会死守信都。”

“殿下,为什么我们不趁机取邢州和赵州?”右司马张谦逸问道。

郭宋微微笑道:“如果我们过早出兵,两朱恐怕就不会达成统一河北的共识,朱滔之所以南下,朱泚之所以北上,这个决定就是建立在我被汉中拖累,无暇东顾的推测上,我的目标并不是李武俊,而是朱滔,借助这次机会剿灭朱滔,李武俊只是秋后蚂蚱,元气已尽,没几天活头了。”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晋王殿下的目标是朱滔,杜佑又问道:“不知洺州那边战备准备得如何了?”

郭宋看了一眼张裘安笑道:“洺州的战备要夸赞张长史,我原本以为要到五月才能完成计划,但整整一个冬天,张长史都呆在上党,往返上党和洺州十几趟,就算下了大雪也开辟出一条通道,已在上个月全面完成了战备,三十万石粮食和大量军用物资都已运抵洺州,目前洺州有三万大军,上党有五万大军,由姚锦统率,只要我一声令下,五万大军将即刻开赴洺州。”

“莫非殿下也要去洺州?”潘辽忽然反应过来。

郭宋缓缓点点头,“朱滔、田悦、李武俊、李纳、朱泚都已亲自登台,我又岂能藏身幕后?”

.........

二十几辆宽大的马车将一百二十六名新科进士带到了晋王宫,路上他们得知晋王殿下有事要离开京城,所以提前接见他们。

在参事堂所在的勤政务本楼广场前,摆放好了一百多张锦椅,一百余名新科进士们纷纷就坐。

这时,一队官员鱼贯走出,为首之人正是晋王郭宋,旁边是白发苍苍的主考官李泌,后面跟着潘辽、杜佑等七名参事堂成员。

旁边有侍卫高喝一声,“晋王殿下驾到!”

正在窃窃议论的进士们顿时安静下来,官员们也在前面的位子坐下,郭宋走上前对众人笑道:“本王便是郭宋,今天有幸又能看到一批年轻英才脱颖而出,你们这批人最小才二十岁,最大也不多三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实践胸中抱负之时,你们这批官员大部分都会去州县任职,这是你们的幸运。

自古就有‘不历州县,无以至省台’的规矩,没有充分的地方官经验,不了解民间疾苦,你们不可能走上高位,你们这批人中,将来或许有人会做到宰相,有人会做到尚书,但尚书也好,宰相也好,前提都是要有充分的人生阅历,有长期的地方官历练。”

众士子听得很专注,晋王的话像洪钟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中,让他们深思,让他们回味,数十年后,还有人会想起当年晋王说的一番话。

“我常常对大臣们说,做官最重要的是能力,什么是能力,灾荒来了,你要组织百姓们抗灾,百姓有难处,你要想办法解决,敌人杀来了,你要组织乡勇守城抗敌,你要能把一个满目疮痍的县城恢复兴盛,总之,就是一句话,你要能独挡一面,这就是能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