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间简洁明了的书房,三面墙都是书架,北面是一张大书桌。二人分宾主落座。
曼君把自己手里拿的锦盒放在桌子上,推向管老。
“这是什么?”管老问。
“听老师说您喜欢收集古籍善本,刚好家父也有几本,就拿来想让您给鉴别下真伪。”
管老先生一听是古籍,忙上前把盒子打开了。“《饮水诗词集》?”他小心地拿起书,仔细的翻看着。
“还是早些年去北京中国图书馆看到过。”
“听家父说,这不是张纯修那个版本,是后来张诗玲的版本。”
管老快速的看了一下书页:“你父亲也收藏古籍?”
“家父只是爱书,机缘巧合,父亲收藏起了一些古籍,这是其中一套。但不知真假。今儿个拿来让您给长长眼。”
管老先生换了一副眼镜,仔细的看了很久,说:“的确不是张纯修的那个版本,从纸张和上面的墨迹,看得出这是个珍品。”
管复生虽然是学经济的,董老对他的评价就是:一个酷爱古诗词的骚包文学爱好者。二人从这本书说到了纳兰容若。
“天妒英才,可惜他仅仅活了30岁!”管老。
“他太多情了,他的多情,让他写下千古绝唱,也因此,他英年早逝!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写出了他对两情间的那种无奈感。一句: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又写出了情人间的相思之苦。多情总被无情伤!”曼君。
“看来这本书你读得很细。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这些繁体字。”管老。
“我自小受家父影响,上小学之前就和家父练过软笔。所以最早接触的文字就是繁体字。”曼君。
“哦,你还会写软笔书法?”
曼君不好意思的说:“只是自小父亲逼着学了一些。”
“看来我们的缘分比较深,你和我的爱好都相同。不要做董老头的学生了。我收你做关门弟子,如何?”
曼君正不知如何回答管老时,管夫人提着一个茶壶走了进来。“你这是要翘那董老头的墙角?”
“呵,呵,呵呵,还以为那董老头在我面前吹牛,想不到这丫头很有文化底蕴。做那老古板的学生有些可惜了。”
“你俩爱咋斗咋斗,别难为人家姑娘!”说着管夫人给两个人倒上了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