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次子的身份,本来连亲王乃至于藩王的位置都难以得到。只是当年不知为何,李晚竟是被皇帝被册封东宫。
然而李晚虽然名声在所有皇子中都找不出几个能够与他媲美的,但这并没有办法完全冲破千百年来嫡长子继承的祖宗之法。
这或许也是其他暗涌的势力最能拉平与太子之间差距的所在了。
那所不通人情的书院,主宰这世间的文脉传承已经不知道多久,这文脉传承又通过无数步入朝堂的读书人化作了历代王朝的法脉根源。
若是没有书院承认,上台的君主即使强行登基,也不过是忽微而起,忽然而落。
历史的变迁已经说明,几乎所有与书院核心礼法相悖的倒行逆施,都难以长久,便是最为强大的天下王朝之始,最多也不过二世而亡。
这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不是上古诸位圣王所推崇,却是周公与至圣都点头承认的存在。
现在的读书人即使再如何狂妄,都不敢与这两位圣贤作对。若不是后来世事变迁,更有几位陪侍文庙的圣人作出注解,李晚当太子是连一分可能都没有的。
即使如此,李晚若要保住这个位置也必须谨小慎微,但凡被人抓住了小辫子,可能就无法翻身了。
当然,历代王朝也不可能任由书院插手。
最开始至圣、亚圣等圣人横压四方,自然没有半分办法,但后来书院被那位千古一帝压制,可以尊称圣人的存在几近断绝,便落入式微。
可惜那位皇帝突然崩逝之后,书院东山再起,王权再度式微。
直到某位读书人脱离书院,站队王权,开创太学,后改为国子监,王朝的更迭虽然仍然有七八分受制于书院,却也不至于再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