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御回营的消息,被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回了襄阳县城。
州牧府,书房之中,刘表,蔡瑁,蒯越三人,聚在一起,商讨此事。
面容奸诈的蔡瑁率先说道:“主公,属下以为,不能再拖了。
应让在南阳郡的荆州军,向前行进三十里。
若黄御听话,乖乖地交出‘破虏营’的兵权,则此事作罢;若他不听话,也无需和他客气了。
将‘破虏营’的营地围住。
关他三个月,断粮缺衣,我看他如何应对?”
话音刚落,一旁的蒯越说道:“主公,吾以为蔡军师之计,不妥。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黄御出使之前,乃收服长沙郡的‘头号功臣’,为我们出力甚巨。却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封赏。
后来,他率队去长安城走了一圈。回来之后,我们竟然要收编他的军队。
有功无赏,无错却要罚!
如此对待有功之人,会让其他人寒心的。
再说了,现在的他,非比寻常了。乃朝廷册封的,正儿八经的中郎将。手中没有军队,于大义,也不符合啊!
属下以为,此事应徐徐图之,不可冒失。
蔡中的前车之鉴,我们要引以为戒。”
听到两人的话语,刘表的眉头,皱了起来。
该怎么办呢?
犹豫不决的毛病,又犯了。
就在此时,蔡瑁对着蒯越说道:“蒯异度,你到底收了黄祖多少好处,为何如此不惜余力的替他说话?
你我都心知肚明,此时的黄祖,已有不臣之心,乃荆州之内,最大的毒瘤。如此时刻,控制他儿子的军权,削减他们的力量,有何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