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北上与东征 第五十四章主公高明啊!

作者:妙时尊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于是,孙策以此为借口,令麾下大将朱治从钱塘县出发,进攻吴郡。

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县率军抵抗朱治,大败之。

许贡逃走,依附于山贼严白虎。

就在孙策准备进一步‘采摘果实’,挥兵南下攻打会稽郡之时,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江夏郡,出兵攻打庐江郡了。

主将为黄祖的二子——黄御!

接到此消息后,孙策下令:大军停止前进。

急令手下之人将他的谋士周瑜,张昭,张纮等人叫来,商量对策,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

刘勋此人,胸无城府,略有武力。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袁术手下之人,大都如此。

在刘勋当了庐江郡太守之后,他便一面安抚世家,募集兵马,一面建立情报机构,四处打探消息。毕竟,大战之中,情报为先。谁掌握了最新的情报,谁便获得了先机。

这边,‘破虏营’的人马刚出夏口县,那边,舒县的刘勋便得到了消息。

他立即让人将自己的首席谋士刘晔叫了过来,商讨对策。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县人士。他乃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年少知名,汝南许劭见过他,曾称其为‘佐世之才’。

听到刘勋的命令,刘晔快步而来。

刚一进屋,刘勋便把关于此事的‘情报’,尽数的展示在刘晔的面前,供其阅读。

刘晔看罢,思索片刻后,郑重其事的说道:“主公,吾以为,对方远道而来,粮食必将为其短板。只要我们兵合一处,派主力固守庐江郡重县——六安县。只需静待半月时日,对方必将因缺粮而退兵。此乃逸以待劳之计,是为上策。”

刘勋听后,面容颇为不悦。道:“临湖县距六安县不远,且为我庐江郡的西方屏障。为何不能屯兵于临湖县?”

刘晔解释道:“临湖县,虽为我庐江郡的西方屏障。但是,对方完全可以从北面的龙舒县穿越过来,直抵六安县城下。到时候,我们该如何抵挡?”

刘勋不以为意的回道:“分兵就是了!对方才一万多人,而我们,足足有三万之多。分出一半来,击败他们也绰绰有余。”

刘晔劝道:“主公,若兵力分散,不利于此战的胜利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