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九年的举人?
举人!这可是很牛掰的啊。在明朝的时候,科举可是很严格的,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一个省总共才有一百人罢了。这许彬他才三十岁左右,就可以考中举人,真乃天才也!
朱瞻墡记得,有一篇课文就叫范进中举,想他范进五十多岁才中举人,可想而知,举人有多不容易。
等等,许彬!
好像历史上有这么一号人吧。
哦,对了!
大明战神朱祁镇的身边,曾经就有一个许彬,他当了两个月的内阁首辅,死后还被追封为礼部尚书。
他还有一个名号,应该叫做东鲁先生,从小就被人们称作是神童,目入十行。
这可是一位大牛人啊,朱瞻墡不由得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起来吧,许彬。”
“不知道你今日,为何一定要见我呢?”
朱瞻墡好奇地问了一句。
许彬解释道:“皇孙,我有一件事单独说于你听。说来,我也是拜一位友人之托。”
“什么?”朱瞻墡眉头一皱,又迷茫了。
好家伙,这都什么啊。
干嘛不直接说清楚呢,神神秘秘的。
马成见状,也很懂事,关上门走了出去。
两人同是山东人士,从小就相识,他相信自己这个朋友,应该不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看马成出去,许彬他急忙从一个包袱里取出了一个用布包裹着的东西,看上去四四方方的,不知为何物。
“这是?”
“皇孙,我一友人,乃是靖难遗孤。他在得知天下靖难遗孤被赦免之后,心中很是高兴。而他又从一些特殊的渠道了解到,皇上之所以大赦天下,是因为皇孙你的苦苦劝诫,而非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