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转,一晃已是三年。
学院里第一届的学员已经毕业,回到各自的分坛担任要务。
就连迅哥儿都即将毕业,远在异国他乡,半年一次的信件成了他与家人唯一的寄托。
前段时间还寄回了几篇文稿,请孟可帮他发表出去,以证明戛剑生没有被清廷所打倒。
反响不错,清廷依旧气急败坏的找人。
南下经商的周老爷和林海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两年前开始建立工厂,通过麦克主教的关系从西洋聘请一些退休的专家,开始研制火枪和弹药。
也就是所谓的‘连珠五响’、仿德国制m1888火枪。
南方生产的火枪经由货船主约翰的关系,找到一家愿意赚外快的洋人船主,由他来将货物从南方运到津门,到了津门靠着当地关系,想要蒙蔽官差检查,那可太容易了。
看着地下仓库里堆满用油纸包裹起来的火枪和弹药,孟可的心情别提多美了。
一味地练武有啥用?乱世之中,就算能躲我一枪,难不成我十多个人在一两百米外瞄着你,你还能躲?
有感于重火力的缺失,孟可提出了雷击炮长尾形炮弹的原理,寄希望那些枪械专家能让这个步兵好伴侣提前问世。
事实上,长尾形炮弹根本不需要孟可提出原理,这个时代已经有这种炮弹,只是清廷落后,所以在电视剧里不常见,误导了他。
有了理念,仅仅是一个月的试验,南方那边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迫击炮。
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又这对于缺失重火力的起义军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
在地下工厂全力以赴、不计成本代价的生产下,截止到今年(1899年),已经有火枪近万支,弹药不计其数,雷击炮百余门,长尾形炮弹千余发。
虽然无法与洋人的近代军队抗衡,但简单的装备一个轻型步兵师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自己生产的只是起步资金,真正要扩军,还得去找清廷借。
……
“啪——”
“去年六月,冠县赵三多起义称保清灭洋,被清廷镇压。今年朱红灯、李长水打着同样的口号起义,又要被清廷镇压。”
陆皓东猛拍桌子,愤慨而起:“真不愧是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