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为了让你们更好的开展工作,允许那些表现优异的牧民将其子女送到大明王廷的学堂进学,享受和大明王廷孩子同等的待遇。
当然,怎么算表现优异,由你和王玄策自行判定,本王不会干涉。
不管是你这边,还是王玄策那边,都可以自行上报名册,名额不限。”
这其实是李承乾一早就想好了的,之所以之前没有放出来,就是在等这个时候。
施恩其实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事,一次性把好处都给了别人,容易让人造成一种理所应当的错觉来。
哪怕李承乾其实早早就想把那些孩子弄来,毕竟孩子的可塑性,要比成年人强太多了。
而有了这些孩子在日月山进学,那些牧民想必也会更加忠诚于大明王廷。
不过,李承乾却一直没有这么做。
说到底,自己争取来的机会,更让人珍惜一些。
王进点了点头,将李承乾的交代烂熟于心后,便离开了。
他此番回来,报信是其次,主要还是来取经的。
等王进走后,李勤俭又来了。
这一天天的,李承乾就没个闲下来的时候。
李勤俭来,当然还是为了工坊一事,如今工坊马上面临着拆分改制,虽然之前就说过这件事儿,但怎么可能说拆就拆啊,这不得有个时间准备一下吗。
“走走走,去工坊。”叹了口气,李承乾便跟着李勤俭一道去了工坊。
如今的工坊规模属实是算不得小了。
本来就有小两百人,加上之前在俘虏中招募的一些,如今人数已经达到了四百人之巨。
就因为工坊这么多人,伊原峰还专门让一小队全天候在工坊执勤。
“殿下。”李承乾一到,在工坊的议事大厅之中,各类工匠便齐聚一堂。
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的忧心忡忡。
对于工坊的未来,大家都有些拿捏不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