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为难道:“也还在审核中,主要是大家都想把自己孩子送到大明国学进学,人数实在太多,审核起来颇为麻烦。”
“行了。”李承乾摆了摆手,道,“本王当时就跟王进说过,名额是没有限制的,具体怎么审核你两人随便,咋还整出这么多事儿?
我们是为了安抚人心,又不是为了选状元,要那么严格的审核作甚?
就这样,你回去,就挑最先报名的,先送来一半,否则你一直这样拖下去,别人还以为你是在敷衍他们。”
王玄策有些犹豫,道:“那毕竟是大明国学啊,殿下。”
“本王难道不知道那是大明国学?”李承乾怎么也没想到,王玄策居然是个死脑筋,“你告诉我,我们为什么要让那些孩子进入大明国学?
你真指望他们在国学里面进学几年后,就能出将拜相?
我们让他们进入大明国学的本质,是为了安抚那些牧民,是想让他们知道,在对待他们的问题上,我们尽量做到了公平,平等。
至于说那些孩子进入了大明国学,能不能学到东西,这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当务之急,也从来不是这个。
要是处理不好那些牧民和我们大明王廷的关系,那才是最要命的。”
“微臣明白了。”王玄策说道。
当然,说是这么说,他还是不明白。
这个玩意儿没法解释。
知识在他们这些人眼里,是神圣的。
求学的机会更是来之不易的。
像李承乾这样随意将求学的机会直接抛出去,这是他不能理解的。
毕竟,当初他求学的时候,可没这么简单。
见王玄策这反应,李承乾就知道,这家伙还是没懂,当下也没过多的解释,说道:“你先去忙吧。”
说实话,对于王玄策这般,李承乾还是有些失望的。
按理说,王玄策其实是最应该懂得这些的人。